10月15日,与叁个妈妈合作的“四时幽赏”系列人文走读,终于一脚踏进了“杭城最香的时节”。

本期主题“落了一场桂花雨”,策划过程可真是好事多磨。我和叁个妈妈的露露老师先后三次上翁家山踩点,却几度失望而归。

原来,桂花的花期,大致分为萌发期-香眼期、初花期-花谢期,一共十个阶段。简而言之,如果在花苞萌发的时候温度较低、雨露滋润,而绽放的时候,气温在20-30度,老杭州俗称“桂花蒸”,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桂花开得最旺。

而今年夏天高温干旱的气候,导致头一波桂花直接枯萎在枝头上,后一波遭遇寒潮,又迟迟开不起来……

在秋日和煦明媚的阳光里,孩子们欢歌笑语登上翁家山,踏遍茶园风景,寻找郁达夫笔下《迟桂花》的踪迹,到楊茗四海的农家小院,喝桂花龙井茶、学做桂花蜜,补上了前几期“五感写作”中“味觉”感知这一环。

桂花是杭州的市花。我想,经历认真观察与写作,他们对杭州的秋天,一定有了更深的印象——甜甜香香的,故乡的味道。

这个问题难倒了我。查了资料才知道,中国是桂花的原产地,而早在《山海经》、屈原的《楚辞》、东汉的《越绝书》中,就有了关于桂花的描述。看来,中国人两千多年前,就注意到了这种外表低调而香气惊人的植物。

根据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统计:杭州如今有着183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桂花树,其中500年以上的有17棵,树龄最大的则有1500多年。(1)

放眼杭州周边,绍兴柯桥还有一棵北宋神宗年间的“桂花王”,一千多岁,高18米。它与司马光、《资治通鉴》身处同一个时代。

上图这株桂花树,生长在宝掌桥畔,目测两丈之高。虽然我不知道它多少岁,但它的寿龄肯定比我要长得多。

。满觉陇曾经有座寺院叫“满觉院”,寺院虽然湮灭于尘世岁月,僧人手植的桂花树却代代繁衍,迄今已有9000余株。老市长苏东坡,就曾收到山僧送来的桂花礼物,并将它分赠给朋友。

宋代诗词总量29万,写桂花的诗有2944首,其中有645位诗人参与了桂花诗“打卡”活动。同学们听到这个数据,惊讶地张大嘴巴。

大数据还显示,在这些桂花诗词中搜索关键词,关于食物的有800首,桂花酒653首,中秋144首,嫦娥179首……看来,诗人们大多也是美食家。

在前几次走读中,我们一直在帮助孩子们练习“五感观察”,特别是在景物的描写中,有意识地融入自己的感受,这样才不会陷入“视而不见”和“雷同表述”的困境之中。

比如:看一看桂花的颜色,丹桂是什么样的丹?金桂又是什么样的金?数一数它的花瓣有几片?闻一闻桂花的香味,远远地闻是什么感觉?凑近了又是什么感觉?摸一摸叶片,它是软的,还是硬的,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?捻一捻桂花,是否有汁水在手里?听一听,风吹拂过,桂花落下是什么声音?

孩子们非常专注地观察着,有的在本子上刷刷地记录,有的画下桂花树的样子,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。

而对于已经来过几次的老同学,我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:请运用修辞手法和联想,来写下桂花给你留下的印象。

我曾将桂花的香气,看做《聊斋》里的“婴宁”,她的出现,一定是先声夺人的,还没见到她的芳容,就已经听到了她的笑声,远远传来。

东坡在写“莫遣孤芳老涧边”的时候,说不定也将桂花看做了白衣素裙的山中精灵,等待着有人来赏识她的美。四目相对,才发现曲终梦觉,枕畔一缕芬芳久久弥散。

在你心中,桂花最像谁?或者,它让你想到谁?想到了曾经发生过的哪一件事?人人歌颂的桂花,在你的笔下会变得与众不同吗?写下发生在你和它之间独特故事。

从山上寻桂下来,微微有些出汗。回到楊茗四海的农家小院,穿上天青色的茶服,孩子们变身小茶人,他们知道接下来有好吃的东西,兴奋得脸颊发红。

我拿出提前做好的“广寒荔冻”,切成小块分给大家。这是从宋代文人菜谱《山家清供·醒酒菜》中获得的灵感,林洪用的是琼脂和梅花,我换成了桂花,外形晶莹剔透,如同千年不化的冰川,还有一丝丝荔枝的甜香。

“楊茗四海”的主理人杨洪敏,是我多年的老朋友,也是狮峰龙井第五代传人、《中国明星制茶师》绿茶类冠军。今天,她将手把手教孩子们冲泡桂花龙井。

“一层茶坯一层花,层层累叠,再以石灰包收干水分。石灰吸水后温度变高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动降温,何时翻动需要茶人多年经验。茶坯吸饱了桂花的精华,花朵亦随之萎蔫,将毫不留情地筛去,这便完成了它与绿茶一期一会的缠绵。

亲手泡的茶,孩子们细细品尝着,又跟着杨老师学茶礼,双手奉茶给爸爸妈妈,一句“请喝茶”,满满的都是爱。

游船的时候,已经有几位同学品尝到了莲子的滋味,甜甜的,苦苦的,捉摸不透,很复杂的情愫。有时候,让我们着迷的正是这种复杂,就像生活的滋味,就像桂花和龙井的滋味。

这是一棵四季桂,树皮呈黑褐色,比较粗糙。叶片是椭圆形的,表面很光滑,正面是墨绿色,叶子背面是淡绿色,正面叶脉的纹路很清晰,如果仔细多看看叶子上的叶脉,就会觉得叶脉好像构成了桂花“桂”字右半部分的圭,不知仓颉当年造这个“桂”字的时候是否就是注意到了“叶片的提示”呢?四季桂的花是淡黄色的,有四瓣花瓣,形状像一把伞,花中心有两个相同的柱状花蕊。四季桂香气比较淡,是一种淡雅的幽香,仿佛是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。——《探秘桂花》张婧靖  六年级

我望向茶园旁几棵桂花树,树高4-5米,枝叶茂盛,但最引人注目的,还是枝上的花。那桂花刚开放,花的四片花瓣呈淡黄带绿色,有些花还只是米粒般的花骨朵,花的中心处,一股股清香缓缓飘出,用手摸一摸那饱满的花瓣——软软的,湿湿的,像被子一般。——《桂花》王芸熙 四年级

为什么将这一次走读活动的地点,选定翁家山?并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老朋友杨洪敏的大力支持,也因为一段近乎百年的机缘。

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,教育家陶行知到翁家山小学,推广“小先生”教育法。所谓“小先生”,就是让在校小学生将学到的知识,回家教给父母,帮助扫盲。“小先生”们将自己的学习心得用日记写下来,寄给回到上海的陶行知。

一年后,陶行知把翁家山“小先生”的日记经过修改,编成一书,取名《西湖八小孩日记》。

翁家山小学的校长白动生,将《西湖八小孩日记》出版,得到了一笔稿费。白校长用这笔稿费作为旅行经费,挑选了杨荣根、翁佳为、翁丽胜、翁友莲、翁汝隧……等十位“小先生”,五男五女,组成“西湖儿童旅行团”到上海旅行,宣传乡村教育,还到复旦、交大给大学生做演讲。

“小先生”的事迹在上海滩引起了轰动,《申报》、《时事新报》、《大公报》都报道了,当时的报纸评价说:“儿童结团旅行,是我们中国社会生活的一桩新鲜事,它是新式教育和新式旅游业的产物。”(4)

许多年前,我听杨洪敏讲起“小先生”的故事,才知道,西湖八小孩中,有一位叫做杨荣根的“小先生”,就是杨洪敏的爷爷。

许多年后,我们在那块刻着“西湖八小孩”的石碑前集合,带孩子们走读翁家山,也像一场“见贤思齐”的旅程,像“小先生”们一样,读书、行路、写作,薪火相传,传承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,特别有意思,也特别有意义。

我常常说,孩子们也是我的小老师,他们的奇思妙想,常常令我灵感喷涌。有位同学一见面就认出了我,说:“七七老师,两年前我在保俶塔小学,听你讲四时幽赏‘古籍侦探’的分享课,现在我都六年级了。”

《杭城·四时幽赏》,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(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)“最忆杭州”系列丛书之一,由杭州出版社出版发行,已在杭州出版社淘宝官方旗舰店、新华书店上市。定制签名请联系作者(fan77seven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